ID:16372
分类:
语文试卷
,
四年级(上册)
资源大小:30KB
资料简介:
第22课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、根据拼音写词语。1、伯父严sù()地说:“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xiōnghuái()()宽广,知荣辱,gù()大局,力争报xiào()国家,zhèn()兴祖国。”爸爸听了,zàn()同地点了点头。2、对这个问题我一直yíhuò()()不解,直到看到名师点拨,这道题的思路才逐渐清xī()起来。二、比一比,组词语。训川四()()练租祖()国()界斥斤千()()责凡风平()狂()三、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,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。若有()()为之()()()()忘怀()()不解热闹()()()()右盼1、小刚上课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,上课总是。2、对于小明早上莫名其妙的行为,我。四、根据意思填写合适的词语。1、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()(引起事故;闹事)的洋人,反而训斥她。2、正当周恩来和同学()(向左右两边看)时,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。五、课内阅读。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“中华不振”这四个字的沉重(chóngzhòng)分量(liangliáng)。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(nánnàn)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?这个问题像一团(烈列)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。所以,当修身课上魏校长(提题)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,就有了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响亮回答。1、在文中括号中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上“√”。2、用“”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。这句话把比作,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是。3、说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呢?说说你的理由。。六、课外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