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:15187
分类:
语文教案
,
八年级(上册)
资源大小:317KB
资料简介:
123《愚公移山》教学设计【教学目标】1.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,疏通文意,概述故事情节。2.分析愚公形象,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,领悟其思想意义。3.培养敢于面对困难、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。【重点难点】重点: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,疏通文意,概述故事情节。难点:分析愚公形象,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,领悟其思想意义。【教学时间】二课时第一课时【教学过程】一.导入:《中华好儿孙》歌曲导入:爷爷在移山奶奶在磨杵(愚公移山、铁杵磨成针),奔跑的夸父日行两万五(夸父追日),精卫衔石来女娲把天补(精卫填海、女娲补天)……一曲《中华好儿孙》,唱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传说,也唱出了华夏子孙不屈的气节。一个个精彩的故事,伴随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,有的,也会一直激励我们跨越人生一道又一道坡。今天我们学习的,就是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:《愚公移山》。二.展示目标:1.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,疏通文意,概述故事情节。2.分析愚公形象,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,领悟其思想意义。3.培养敢于面对困难、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。三.检查预习:1.文题解读:“愚公”是本文的重要人物,“移山”是本文的重要事件。题目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。2.列子及《列子》简介:列子,名寇,又名御寇,战国时期思想家,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。《列子》旧说该书为列子所著,今人多疑是魏晋人的伪托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列子》八篇,早佚。内容多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