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:15184
分类:
语文学案
,
八年级(上册)
资源大小:325KB
资料简介:
122《孟子三章》学案【学习目标】1、了解孟子及《孟子》,积累文言词语,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,背诵课文。2、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,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。3、理解“大丈夫”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“的内涵,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,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。【重点】了解孟子及《孟子》,积累文言词语,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,背诵课文。【难点】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论辩的写法,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。第一课时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1.文学常识填空:孟子:(约前372-前289),名轲,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,时期思想家,学派代表人物之一,被推尊为“”。他主张实行“”,反对武力兼并,反对暴政害民。他的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的民本思想,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,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。《孟子》是记录言行的著作,共篇,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、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。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,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。其文气势磅礴,逻辑严密,又长于,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,对后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2.注音:粟()夫()畔()3.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:(1)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(2)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4.结合注释翻译课文,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:(1)找出文中通假字: